治白癜风 投资要点我们在《重访1970:联储如何应对滞vs 胀两难》中讨论了1970 年代大滞胀时期后,公众长期通胀预期作为联储的信用货币本位 “名义锚”的重要性。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常见的通胀预期指标的定义、以及对实际通胀数据的指示意义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期为投资者判断美国通胀走势和联储政策方向提供参考。 通胀预期的重要意义:信用本位下货币的“名义锚”。1970 年代经历了全球货币体系从金本位制过渡到信用货币本位,沃尔克-格林斯潘建立美联储新建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名义锚”——通胀预期。 通胀预期主要分为两类: 基于市场的通胀预期:主要是基于美债收益率的盈亏平衡通胀率和基于衍生品的通胀掉期利率。特点是频率高、时间序列长,但因为流动性溢价,常常在流动性危机阶段波动大于实际通胀; 基于调查的通胀预期:包括机构和专家预期和实体经济(居民、企业)预期,其中彭博一致预期和SPF 对实际通胀数据的指示意义较强。 各类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数据的指示意义: 通胀预期指标整体具有正偏差,通胀预期往往高于实际通胀; 短期准确度好于长期通胀预期,误差会随着预测范围的长度增加; 长期通胀预期倾向于高估通胀; 专业投资者的预期准确度较高,在1 年期准确度尤为显著; 近年来,各指标预测偏差均有增加,消费者预期增加最为明显; 本轮:长期预期尚可控,但短期预期不断上修,联储尚不能放松警惕。2022年以来,由于俄乌冲突等供给端不确定性因素,各类短期通胀预期不断上行,间接导致了10Y-3M 和10Y-2Y 美债期限利差的分化和后者的倒挂(详参《美债破2.5+曲线倒挂=衰退?》)。长期通胀预期虽然也有抬升,但目前仍然被锚定地较好。但考虑到联储本轮落后于曲线,未来美国通胀压力仍高、长期通胀预期存在失控风险,联储的实际加息操作可能不会在年内快速戛然而止。后续联储态度何时从通胀重心迁移至增长,居民企业相关的经济数据、中期选举的风向都将是重要影响变量。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持续性超预期,联储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 (文章来源:兴业证券) 文章来源:兴业证券![]() |